mac空間不夠用了嗎?如何將外接硬碟轉換為 Fusion D

當你發現 Mac 內部硬碟空間逐漸不夠時,操作系統的效率與存取速度可能會受到影響。很多 Mac 使用者遇到這個問題後,會選擇購買外接硬碟來擴充空間。然而,簡單地使用外接硬碟儲存文件並不是最有效的解決方案,因為這樣做需要手動管理檔案的存取。此外,外接硬碟的資料存取速度也可能較慢,影響日常操作體驗。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創新方案是將外接硬碟與內部硬碟結合,利用 macOS 提供的「Fusion Drive(綜合硬碟)」技術,讓外接硬碟不僅僅是外部的儲存空間,而是模擬成內部空間的一部分,提升整體運行效率。

 

什麼是 Fusion Drive?

Fusion Drive 是蘋果設計的一種存儲技術,將 SSD(固態硬碟)與傳統硬碟(HDD)結合成一個虛擬存儲裝置。它會自動將高頻存取的檔案保存在速度較快的 SSD,而將較少使用的檔案存到較大的 HDD 上。這樣的組合可以兼顧速度和容量的需求。


為什麼要使用 Fusion Drive?
Fusion Drive 是蘋果公司專為提升存取性能和優化硬碟使用的技術解決方案。當你將外接硬碟和內部 SSD 硬碟結合為一個 Fusion Drive 時,系統會自動將高頻率使用的檔案(如應用程序、系統文件)保存在速度較快的 SSD 硬碟中,而將不常使用的文件(如備份、影片等)儲存在容量較大的外接硬碟(通常是 HDD)中。這樣的結合不僅可以最大化硬碟空間的使用效率,還能自動優化資料存取速度,讓日常的操作流程更加順暢。

對於使用 M2 晶片的 Mac,用戶可以利用這一技術來有效擴展存儲空間,尤其是在處理大容量的數據或專業應用程序時,例如影片剪輯、圖形設計等。通過這篇教學,我將帶領你一步步完成 Fusion Drive 的設置,使你可以在 M2 的 Mac 上實現更高效的存儲解決方案。

內建 vs. 外接硬碟:哪個更好?
很多用戶在面臨存儲空間不足時,首先考慮的解決方法是購買一個更大容量的內部硬碟。然而,升級內部硬碟並非總是最佳選擇,特別是對於當前許多 Mac 型號來說,升級內部 SSD 並不簡單,甚至需要專業技術支持。而外接硬碟無疑是一個價格更便宜且靈活性更高的選項。

但外接硬碟的傳統使用方式可能會導致某些不便,例如需要手動將檔案從內部硬碟轉移到外接硬碟,或是在使用應用程序時面臨速度變慢的問題。因此,通過設置 Fusion Drive,你不僅可以讓這兩者結合成一個綜合空間,還可以自動優化系統性能,避免頻繁的手動操作。

Fusion Drive 的運行機制
Fusion Drive 的核心功能在於自動管理檔案的分配與存取。系統會智能識別哪些文件是高頻使用的,將它們存儲到內部 SSD 硬碟上,從而加快運行速度。而那些不常使用的文件會被轉移到外接硬碟中。這樣的結構既保證了速度,又擴充了容量,實現了雙贏的效果。

此外,Fusion Drive 的優化是無縫的,系統在後台自動完成文件的分配,你不需要手動干預任何操作。這對於用戶來說極為方便,特別是在處理大文件、創作專業內容或日常多任務操作時,它可以顯著提升操作效率。

對 M2 晶片 Mac 的優勢
M2 晶片的 Mac 擁有強大的運算能力和圖形處理效能,適合各種高效能需求的應用程序。當與 Fusion Drive 技術結合使用時,這些設備能夠進一步發揮它們的性能優勢。對於影片製作、軟體開發、音樂製作等需要大量存儲空間與高速存取的工作,Fusion Drive 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流程的順暢度。

透過外接硬碟與內部 SSD 的結合,M2 晶片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所有存儲空間,減少了頻繁讀寫內部硬碟所帶來的性能損耗。同時,這樣的操作還能有效延長內部 SSD 的壽命,因為大部分資料存取將會轉移至外接硬碟上,內部 SSD 的讀寫次數大大減少。

對於 Mac 使用者來說,特別是那些使用 M2 晶片的設備,用外接硬碟擴充空間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存儲解決方案。通過設置 Fusion Drive,使用者可以實現類似內部硬碟的體驗,同時享受更大的儲存容量與自動優化的讀寫性能。如果你正在尋找解決內部硬碟空間不足的最佳方式,那麼設置 Fusion Drive 無疑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希望這篇教學能幫助你解決存儲空間問題,並提供更高效的運行體驗。

前置準備:

  1. 確認硬碟條件:Fusion Drive 需要一個內部 SSD 和一個外接的傳統硬碟(HDD),或兩個不同的存儲設備。如果你的外接硬碟也是 SSD,那麼也可以使用,但建議一快一慢的組合效果最佳。
  2. 備份重要資料:設定 Fusion Drive 將會格式化所有參與的硬碟,確保先將重要資料備份到其他位置。
  3. 準備一台 macOS M2 裝置:本教學是針對 Apple M2 系列的 Mac 設計。

操作步驟:

1. 確認硬碟狀態

首先,打開「磁碟工具程式」(Disk Utility)並確認你要使用的內部硬碟(通常是 SSD)和外接硬碟是否顯示在列表中。確保外接硬碟是正確連接並可以識別的。

2. 進入「恢復模式」

要進行 Fusion Drive 的設定,需要從「恢復模式」進行。具體步驟如下:

  1. 重新啟動你的 Mac。
  2. 當顯示蘋果標誌時,立即按住 Command + R 鍵,直到進入「恢復模式」。

3. 打開「終端機」

進入恢復模式後,打開「終端機」(Terminal),因為 Fusion Drive 的建立需要使用命令列進行操作。

4. 使用命令列建立 Fusion Drive

接下來的步驟會涉及到一些終端機命令。請仔細跟隨以下指令進行操作。

a. 列出所有磁碟

在終端機中輸入以下命令來列出所有可用的磁碟:

diskutil list

你會看到類似如下的列表,確認內部 SSD 和外接硬碟的磁碟標識符(例如 disk0disk2)。這些標識符將在下一步使用。

b. 創建 Fusion Drive

使用以下命令將內部 SSD 和外接硬碟結合成一個 Fusion Drive。請替換命令中的磁碟標識符:

diskutil coreStorage create MacintoshHD disk0 disk2

在這個命令中,MacintoshHD 是新創建的 Fusion Drive 的名稱,你可以根據需要更改它。disk0disk2 分別代表內部 SSD 和外接硬碟的標識符。

c. 初始化並格式化 Fusion Drive

創建完 Fusion Drive 後,還需要將其格式化為 macOS 支援的格式。使用以下命令來完成格式化:

diskutil coreStorage createVolume <Logical Volume Group ID> apfs MacintoshHD 100%

其中 <Logical Volume Group ID> 是在前一步驟中創建 Fusion Drive 時生成的邏輯卷組 ID。你可以在終端機中看到這個 ID,複製並替換進此命令。

 

5. 安裝 macOS 到新的 Fusion Drive

完成硬碟的合併和格式化後,接下來你需要將 macOS 安裝到新的 Fusion Drive 中。在恢復模式下,你可以選擇「重新安裝 macOS」,並將新系統安裝到剛創建的 Fusion Drive。

 

6. 重啟並測試

當安裝完成並重啟後,你的 Mac 將會以新的 Fusion Drive 運行。你可以在「關於本機」或「磁碟工具程式」中確認是否成功創建了 Fusion Drive。

優化操作和注意事項:

  1. 保持外接硬碟連接:因為 Fusion Drive 將內部和外接硬碟結合在一起,因此在系統運行時外接硬碟必須保持連接。如果硬碟斷開,可能會導致系統崩潰或資料遺失。
  2. 定期備份:雖然 Fusion Drive 提供了較大的儲存空間和自動優化,但如果任一硬碟發生故障,都有可能導致資料遺失。建議定期使用 Time Machine 或其他備份工具進行備份。
  3. 不要輕易更改硬碟結構:一旦 Fusion Drive 建立,不要輕易拔除或格式化其中任一硬碟,這樣會破壞整個磁碟結構。

特別注意!

如果你在使用 Fusion Drive 並突然將外接硬碟拔出,可能會對系統造成嚴重的影響。Fusion Drive 是一種將內部 SSD 和外接硬碟結合為單一虛擬磁碟的技術,系統會將高頻使用的檔案存放在 SSD 上,而將不常用的文件放在外接硬碟中。這意味著一旦你拔除外接硬碟,系統將無法正常存取那些存儲在外接硬碟上的數據,從而引發一系列問題。

首先,Mac 系統可能會立刻崩潰,因為它無法再存取重要的系統文件或應用程序。如果這些文件位於外接硬碟上,系統會失去對它們的控制,導致操作系統無法繼續運行。此外,使用者正在進行的工作也可能因此無法保存,或者文件可能會損壞甚至遺失,這對資料的安全性帶來極大風險。

其次,拔除外接硬碟後,即使你重新插回硬碟,系統也不一定能夠自動恢復 Fusion Drive 的正常運行。當 Fusion Drive 的結構被中斷時,資料分配的完整性可能會受損,這可能會導致無法重新正確讀取文件或存取重要的資料。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需要使用終端命令修復 Fusion Drive 結構,或者更糟的是,可能需要將硬碟重新格式化,並重新安裝作業系統。

這就是為什麼在使用 Fusion Drive 時,保持外接硬碟穩定連接是至關重要的。突然拔除外接硬碟不僅會導致系統崩潰,還可能永久損失重要資料。因此,建議用戶在需要拔除外接硬碟之前,務必先關閉 Mac 或至少讓它進入休眠模式,以確保所有讀寫操作都已完成,減少資料損壞的風險。除此之外,定期備份你的重要資料,無論是使用 Time Machine 還是其他備份工具,都是確保資料安全的重要步驟。

總結來說,Fusion Drive 在大幅提升 Mac 儲存性能的同時,也要求外接硬碟穩定連接。如果外接硬碟意外斷開,會給系統運行帶來極大風險,因此小心操作外接硬碟,並保持定期備份是確保資料安全的關鍵。當你準備進行硬碟更換或維護時,務必做好準備,確保避免資料遺失和系統崩潰的可能性。

如何在不重新安裝作業系統的情況下擴充 Fusion Drive

當 Mac 的內部硬碟空間逐漸用完時,許多使用者可能會考慮擴充儲存空間,特別是使用 Fusion Drive 的人。但問題是,擴充現有的 Fusion Drive 結構通常需要重新安裝作業系統,這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項繁瑣的工作。幸運的是,有一些替代方法可以幫助你在不重新安裝作業系統的情況下,實現儲存空間的擴充和優化。

為什麼不能直接擴充 Fusion Drive?

Fusion Drive 是將內部 SSD 和外接硬碟結合成單一虛擬磁碟的一種技術,因此一旦建立這個結構,要對其進行擴充或修改會變得相當困難。儘管無法直接擴充已存在的 Fusion Drive,但仍有幾個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你提升儲存空間,且無需重新安裝作業系統。

替代方法一:使用 Symbolic Links(符號連結)

Symbolic Links 是一種將文件或資料夾移動到新的硬碟上,同時讓系統仍能在原位置存取該資料的方法。這樣你可以將某些大文件或不常用的資料從 Fusion Drive 中移至外接硬碟,並使用符號連結來讓系統覺得這些資料仍在原來的位置。

具體步驟:

  1. 格式化新的外接硬碟,確保它可以被 macOS 讀取。
  2. 將大型文件或不常用的資料夾移到外接硬碟中。
  3. 在終端中使用 ln -s 命令創建符號連結,將移動的文件與原始位置建立連結。

這樣,系統將自動讀取外接硬碟中的資料,而你無需手動干預。

替代方法二:使用外接硬碟作為獨立儲存

另一個簡單的方法是不嘗試擴充現有的 Fusion Drive,而是直接使用外接硬碟作為獨立儲存空間。你可以將不常使用的文件或大型數據移到外接硬碟,這樣既可以釋放內部儲存空間,又能避免對 Fusion Drive 結構的干擾。

替代方法三:使用雲端儲存

如果你不想要使用額外的硬碟,雲端儲存是一個更靈活的選擇。iCloud、Google Drive、Dropbox 等服務可以幫助你將不常用的文件上傳到雲端,從而釋放本地儲存空間,同時隨時存取文件。

總結

雖然擴充現有的 Fusion Drive 需要重新安裝作業系統,但我們仍可以透過 Symbolic Links、外接硬碟或雲端儲存來管理和優化儲存空間。這些替代方案不僅簡單易行,還能有效提升 Mac 的儲存效能。使用這些方法,你可以靈活擴充儲存空間,無需擔心系統重裝的繁瑣過程。

關鍵字:Fusion Drive、macOS M2、外接硬碟、內部硬碟擴充、macOS 教學、Mac 空間不足


mac空間不夠用了嗎?如何將外接硬碟轉換為 Fusion D

解決外接硬碟轉換為 Fusion Drive 的錯誤訊息

當你在執行 diskutil coreStorage create 指令時,收到「未能識別指令」的錯誤訊息,這可能是因為你的 macOS 版本不再支援 Core Storage 指令。特別是在 macOS Mojave(10.14)或更新版本中,APFS 檔案系統取代了 Core Storage。

為何會發生錯誤?

從 macOS High Sierra(10.13)開始,APFS 成為蘋果的預設檔案系統,取代了 HFS+。Core Storage 已逐漸被淘汰。因此,若要將外接硬碟轉換為類似 Fusion Drive 的配置,應該使用 APFS 容器。

解決方法

  1. 確認 macOS 版本:請確認你的 macOS 版本是否為 10.13 或更新版本。
  2. 使用 APFS 容器:用以下指令來合併多個磁碟至 APFS 容器:
        diskutil apfs createContainer <disk identifier>
    

然後添加你想加入該容器的磁碟:

        diskutil apfs addVolume <container identifier> APFS <volume name>
    

如果你需要更多幫助或有其他問題,請提供 macOS 版本或相關資訊,以便進一步協助。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健哲 的頭像
    黃健哲

    小黃老師嘿技術

    黃健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