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利用 AI 生成音樂已成為音樂創作、影像製作與數位內容生產的重要工具。今天我們將介紹兩款備受關注的 AI 音樂生成平台——MubertRiffusion,並帶你一步步了解如何使用它們來創作獨一無二的音樂。


一、Mubert:無限循環的 AI 音樂生成平台

1.1 什麼是 Mubert?

Mubert 是一個專注於 AI 音樂生成與串流播放的平台。它能夠根據用戶設定的風格或文字提示,即時生成無版稅、無限循環的背景音樂。無論你是內容創作者、影片剪輯師或是 App 開發者,都可以透過 Mubert 輕鬆獲得適合你場景的音樂素材。

1.2 Mubert 的主要功能

  • 即時生成音樂: 根據設定參數或文字提示,AI 會持續生成無縫接軌的音樂片段。
  • 產品系列:
    • Mubert Play:面向聽眾的音樂串流服務,提供各種風格的背景音樂。
    • Mubert Render:專為內容創作者與開發者設計的 API,方便將 AI 生成音樂整合到自己的應用中。
  • 版權友好: 所有生成的音樂均為無版稅素材,可放心用於商業與非商業項目。

1.3 如何使用 Mubert

  1. 註冊帳號: 前往 Mubert 官網 註冊個人或企業帳號。根據需求選擇免費試用或訂閱方案。
  2. 選擇產品:
    • 對於內容創作者: 進入 Mubert Render,獲取 API 金鑰,並參考官方文件整合到你的應用或網站中。
    • 對於聽眾與影片製作者: 使用 Mubert Play,在網頁或 App 中選擇音樂風格(如電子、氛圍、環境音樂等)並調整參數。
  3. 生成與下載: 輸入文字提示或選擇喜好的風格,Mubert 的 AI 模型將即時生成音樂。你可以預覽、微調後下載音樂文件,用於背景配樂或創作項目。

實際應用案例: 為你的 YouTube 或短影片選擇合適的背景音樂,或在你的遊戲與應用中嵌入即時生成的音樂以提升用戶體驗。


二、Riffusion:以擴散模型驅動的音樂創作

2.1 什麼是 Riffusion?

Riffusion 利用與 Stable Diffusion 相似的技術,將文本描述轉換成頻譜圖,再反向生成對應的音頻。這種創新方法使得使用者可以以視覺化的方式操控音樂生成過程,讓音樂創作變得既直觀又充滿樂趣。

2.2 Riffusion 的運作原理

文本到頻譜圖: 用戶輸入描述(例如「平靜的鋼琴旋律」),Riffusion 將其轉換為一張代表音頻頻譜的圖片。
頻譜圖到音頻: 利用反向過程,將生成的頻譜圖還原成音頻波形,最終輸出一段獨特的音樂片段。

此過程充分結合了視覺藝術與聲音創作,讓音樂生成不僅僅是文字描述,而是一場跨模態的創意探索。

2.3 如何使用 Riffusion

  1. 進入 Riffusion 平台: 前往 Riffusion 的 GitHub 頁面 或線上展示頁面,這裡通常會有一個交互式介面供用戶試用。
  2. 輸入提示與設定參數: 在介面中輸入描述性文字(例如「夢幻電子音樂」或「輕快的爵士樂」),並可以選擇調整參數,如生成時間長度、節奏強度等。
  3. 生成與聆聽: 點擊生成按鈕,系統將根據你的提示生成對應的頻譜圖並還原成音樂。你可以即時聆聽效果,並根據需要進行微調。

實際應用案例: 探索不同描述對生成音樂的影響,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聲音;或將生成的頻譜圖作為視覺元素,搭配音樂一起使用於多媒體藝術作品中。


三、比較與應用選擇

3.1 Mubert 與 Riffusion 的差異

  • 技術基礎: Mubert 著重於直接生成流暢、無縫接軌的音樂,適合長時間播放及商業應用;Riffusion 則以視覺化的頻譜圖生成方式,提供更具實驗性和創意性的音樂結果。
  • 使用場景: 若你需要穩定且版權友好的背景音樂,Mubert 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你希望探索音樂與視覺藝術的結合,或想要進行創意實驗,Riffusion 提供了更多靈活性。

3.2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工具

  • 專業內容創作者或 App 開發者: 建議選擇 Mubert,因其提供完善的 API 與穩定的生成品質。
  • 喜歡實驗和創新的藝術家: 可以嘗試 Riffusion,享受從文字到音頻再到頻譜圖的全新體驗。

 

利用 AI 技術生成音樂都能為你的創作帶來更多可能。Mubert 提供了穩定、商業友好的音樂生成方案,而 Riffusion 則讓你以更具視覺感的方式探索音樂創作。希望這篇教學能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工具,並激發出無限的創意靈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健哲 的頭像
    黃健哲

    小黃老師嘿技術

    黃健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