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完整教學:從零開始用免費工具與 AI 作曲,輕鬆完成你的第一首音樂
本篇教學將一步一步帶領你利用免費數位音樂工具與 AI 作曲平台,學習如何創作屬於自己的音樂作品,適合初學者自學實踐。
1. 什麼是數位音樂&AI 作曲?
1.1 數位音樂 (Digital Music) 與 DAW
- 數位音樂 指的是以電腦軟體完成編曲、錄音、混音的過程。
- DAW (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 是音樂工作站軟體,例如 GarageBand、Cakewalk、BandLab、LMMS 等,幫助你創作、編輯與處理各種音訊。
1.2 AI 作曲
- AI 作曲 利用人工智慧自動生成旋律、配樂或和聲,根據指定風格、情緒或長度產生新音樂。
- 常見平台包括 AIVA、Ecrett Music、Soundraw、Boomy,多數提供免費或試用方案。
為什麼要結合這兩者?
- 使用 DAW 讓你手動編曲與混音;
- 利用 AI 作曲工具可快速生成素材;
- 結合兩者,無需深厚樂理即可創作個人化音樂。
2. 基礎準備:電腦、軟體與音樂環境
2.1 電腦
- 作業系統:Mac 或 Windows 均可。
- 規格:一般文書電腦即可,若多軌與特效運行建議 8GB RAM 以上。
- 耳機或喇叭:使用耳機監聽以減少外部噪音干擾。
2.2 軟體
- Mac 使用者:推薦使用 GarageBand(內建且免費);
- Windows 使用者:可選用 Cakewalk(免費)、BandLab(線上版)、LMMS(開源);
- AI 作曲平台:如 AIVA、Ecrett、Boomy、Soundraw(本文以 AIVA 和 Ecrett 為例)。
2.3 音樂環境
- 安靜空間:選擇安靜房間進行錄音;
- 網路連線:穩定的網路連線對使用 AI 平台非常重要。
3. 安裝&使用 DAW:GarageBand / Cakewalk / BandLab
根據你的作業系統選擇合適的免費 DAW,以下分別介紹:
3.1 Mac 使用者:GarageBand
- 檢查是否已安裝:在「應用程式」資料夾中查找 GarageBand;若未安裝,可於 App Store 免費下載。
- 第一次開啟:可能需下載額外音源或 Loop 資料庫,按需求下載即可。
- 基本介面:
- 左側:音軌列表;
- 右上角:Loop 瀏覽器;
- 下方/右側:混音控制台或樂器設定。
3.2 Windows 使用者:Cakewalk(免費)
- 下載:前往 Cakewalk 官網(由 BandLab 提供)下載安裝包;
- 安裝:依指示註冊 BandLab 帳號並完成安裝;
- 啟動:建立新專案時選擇「Basic Template」或「Empty Project」;
- 基本介面:上方為選單,中間為音軌編輯區,左下角有控制面板可調整音量。
3.3 任何平台:BandLab(線上版)
- 瀏覽器開啟:前往 BandLab 官網,註冊後直接在瀏覽器製作音樂;
- 介面:類似 GarageBand,提供 Loop、錄音等功能;
- 雲端儲存:作品會自動保存在雲端,方便協作與分享。
(本教學以 Mac + GarageBand 為主,其他 DAW 操作方式大致相似,可依各自軟體介面對應操作。)
4. 初探 DAW:建立專案、使用 Loop、簡單混音
4.1 建立你的第一個專案
- 開啟 GarageBand,選擇「空白專案」(Empty Project) 或喜歡的範本;
- 選擇軌道類型:
- 「軟體樂器」:使用內建音色(鋼琴、吉他、鼓等);
- 「音訊軌」:用於放置錄音或 AI 生成音檔。
4.2 使用 Loop 製作簡易背景音樂
- 開啟 Loop 瀏覽器:點擊右上角的「迴圈」圖示,瀏覽蘋果 Loop 資料庫;
- 篩選 Loop:依據樂器、心情或輸入關鍵字(如「Drum」)進行選擇;
- 預聽與拖曳:點擊預聽,將滿意的 Loop 拖到軌道區;
- 播放與調整:按播放鍵開始聆聽,拖動 Loop 尾部延伸段落。
4.3 簡單混音
- 調整音量:利用音軌控制台調整推桿大小;
- 設定聲像:調整左右聲道分布,提升空間感;
- 添加效果器:使用 Smart Controls 調整 Reverb、Echo 等效果;
- 記得存檔:定期儲存專案以防資料遺失。
(完成此部分後,你將掌握利用 Loop 拼貼出簡易背景音樂的技巧!)
5. AI 作曲平台介紹與註冊:AIVA / Ecrett Music 實際範例
利用 AI 平台快速生成音樂,再將其與你的 Loop 結合。
5.1 AIVA.ai
- 進入 AIVA 網站:搜尋 AIVA 並註冊帳號(免費方案生成次數有限,但足夠練習)。
- 選擇「Create New Track」:選擇音樂風格,如「Pop」、「Rock」、「Classical」、「Cinematic」等;
- 調整參數:設定曲長、速度 (BPM) 與音樂結構 (Intro、Verse、Chorus);
- 生成與預聽:點擊「Generate」等待音樂生成並預聽;
- 下載音檔:滿意後下載 MP3 或 WAV 檔,如不滿意可重新生成或調整參數。
5.2 Ecrett Music
- 進入 Ecrett Music 網站:搜尋 Ecrett 並註冊,免費方案有次數限制;
- 選擇場景與情緒:例如「Travel + Relax」或「Kids + Happy」;
- 生成音樂:點擊生成按鈕,等待平台產生背景音樂;
- 下載音檔:覺得合適就下載 MP3 或 WAV;
- 進階客製:部分平台允許調整樂器與曲段分布。
(無論選擇哪個平台,核心流程均為「生成 → 下載 → 匯入 DAW」。)
6. 將 AI 音樂匯入 DAW,結合手動創作
6.1 匯入音檔
- 打開專案:進入你先前完成 Loop 拼貼的專案;
- 匯入音檔:直接拖曳下載的 MP3 / WAV 到軌道區,或使用「File」→「Import」;
- 建立新軌:為 AI 音樂創建獨立音軌,以便混音調整。
6.2 對齊節拍與剪裁
- 節拍同步:檢查 AI 音樂與專案 BPM 是否一致,如有不符可使用「Audio Stretch」功能;
- 剪裁:刪除尾端多餘部分或使用淡出效果處理不必要的尖銳音。
6.3 混音平衡
- 調整音量:平衡 AI 音軌與 Loop 音軌的音量;
- 添加效果:使用 EQ 或 Reverb 調整 AI 音軌,使整體聲音更和諧;
- 左右定位:適當調整各軌道的 panning,增強音樂空間感。
(完成此步驟後,你將擁有結合 AI 旋律與 Loop 的個性化音樂作品!)
7. 進階:使用 ChatGPT 寫歌詞、和弦進行,或編譜軟體改編
若你想進一步豐富作品,這裡提供進階玩法:
7.1 ChatGPT 產生歌詞與和弦
- 產生歌詞:輸入指令如「請幫我寫一首關於友誼的 4 行童謠歌詞,語氣溫暖。」
- 產生和弦進行:例如輸入「給我一個 4 小節 C 大調和弦進行」,取得建議和弦。
- 應用:在 GarageBand 中使用內建鋼琴錄製這些和弦或錄下歌詞。
7.2 編譜軟體
- MuseScore:免費下載並安裝,適合編寫五線譜及 MIDI 輸入輸出;
- Noteflight:可直接在瀏覽器中使用,方便分享編譜成果;
- 改編 AI 音樂:若 AI 平台提供 MIDI 檔,匯入後可檢視音符並進行調整。
8. 輸出與分享:如何輸出 MP3、上傳線上平台
8.1 將專案匯出成 MP3 / WAV
- GarageBand:點擊「共享 (Share)」→「匯出到音樂檔案 (Export Song to Disk)」,選擇 MP3、AAC 或 WAV 格式;
- Cakewalk:選擇「File」→「Export」,依需求選擇音訊格式;
- BandLab:使用「Export as…」功能,選擇適合的格式匯出作品。
8.2 上傳平台
- YouTube:可製作簡單影片後上傳,將音樂作為背景;
- SoundCloud:直接上傳 MP3 分享至音樂社群;
- BandLab 社群:利用平台功能公開你的作品。
(建議在上傳時在標題或描述中標明「Music made with AI and DAW」,有助於 SEO 排名!)
9. 常見問題與疑難排解
- AI 生成的音樂太長 / 太短,怎麼辦?
- 回到 AI 平台調整曲長或結構,或在 DAW 中剪裁、重複片段。
- AI 音樂跟我的 Loop 拍速對不上
- 方法 A:在 DAW 中調整專案 BPM;
- 方法 B:手動拖曳 AI 音檔至對齊小節,必要時使用「Flex Time」或「Audio Stretch」。
- 錄音時有回音或雜音
- 使用耳機錄音,或選擇安靜的空間進行錄製。
- 輸出檔案過大
- WAV 格式無壓縮檔案較大,建議使用 MP3 或 AAC 格式。
- 授權與版權
- 免費方案通常允許個人非商用使用;商業用途請詳讀平台授權條款。
10. 結語與資源延伸
10.1 你已完成 AI + DAW 的初體驗
透過 Loop 拼貼、AI 生成音樂及基礎混音,你已成功完成一首專屬音樂作品,即使沒有傳統樂理背景也能輕鬆上手!
10.2 更多進階學習資源
- 官方教學:參考 GarageBand、Cakewalk、AIVA 等平台的官方教學影片;
- YouTube 音樂製作頻道:搜尋「GarageBand Tutorial」、「Cakewalk Tutorial」等關鍵字;
- 音樂理論入門:參考線上課程或書籍,深入了解和弦與旋律結構;
- 社群與論壇:加入 Reddit 的 /r/WeAreTheMusicMakers、/r/FL_Studio、/r/ableton 等,與其他創作者交流。
10.3 鼓勵與後續想法
- 持續嘗試不同 AI 平台、風格及 BPM,找到最適合你的音樂元素;
- 若進行大型專案,可深入研究混音、母帶後製 (Mastering) 與進階編曲技術;
- 分享你的作品,並從回饋中不斷學習與成長。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